这次测试的是Zed的Workflow,原理其实和Cursor Composer差不多,也就是让大模型对需要修改的文件,按照格式来进行输出,编辑器再解析该格式。不过Cursor对自动化的交互做的好很多,不仅自动获取了需要修改的文件,还自动触发了修改动作,Zed的Workflow就是缺少了这两步。先看我的使用流程:
我的使用如下图:
Prompt如下:
我希望bang-list这个提示是展示在我输入框的下方,并且能够跟随我的光标位置移动的。 而且当bang-list出现的时候,我是可以上下进行bang选择的,选择完成之后,bang会自动填充到我的输入框中,并且bang-list会消失。 我输入的!删除的时候,或者输入的!后面不匹配任何bang,bang-list也会消失。
可以看到Zed AI是需要你自己去指定文件的,比Copilot和Cursor都要差一些。
AI的回复如下,会分步骤将实现需求所需要修改的代码展示出来,并且有Transform操作直接将修改映射到对应的代码处。但实测该能力对大模型要求比较高,deepseek能够胜任代码编写工作但是无法保证格式每次都正确,4o和Sonnet 3.5是没有问题的。
点击Transform之后就像下图一样,会在对应文件修改代码并且展示diff view。
如下图是我使用Deepseek(忽略右上角的gpt4o,那是我覆写的model name)进行Transform出现的错误,多了个{{REWRITTEN_CODE}}。
评价
工程能力部分
工程能力很弱,定位和Zed本身的情况差不多,是一个简单但是快速的工具。基本上是对某些特定的格式进行了界面渲染,提供了快捷的按钮来触发修改,其他的和别的自动编码工具几乎没有可比性。
对于我个人来说,我使用工具是想快速解决问题,当然是用起来越简单越好,本身这个工具对我来说不具有“把玩”的属性。
代码完成部分
Zed的Workflow能使用任何模型,但是像我上面说的那样,模型必须有比较高的能力才能遵循格式,我使用的Deepseek在代码很多的时候,会出现不够遵循格式导致Workflow无法使用的情况。一方面是Deepseek模型的能力问题,另外Workflow要求的格式可能过于复杂了,有各种xml标签和代码块混合。
UI UX部分
和普通的Zed AI使用方式几乎一样,也就是多了一个Transform的按钮来自动修改代码,不能说它没做交互,只能说和自己的编辑器一脉相承的简洁。
总结
可用性差强人意,在特殊的场景下可能有用武之地,不过我应该还是会选择不使用这个Workflow。
0 条评论